岁壬子,余在赵家马头村佣书时值清明佳节,率徒散步闲游,误入仙境。但见桃李斗艳,梅柳争春,灿烂芳菲,四无涯际,真乐景也。即命徒杏村沽酒,开筵坐花,畅饮狂歌,不觉颓然大醉。稍醒,思饮茶而不得。适有一小徒,

隔年干杏受风霜,气味清高唤客尝。
记得当时多珍重,而今手帕有余香。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

首先,从诗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诗人(也就是作者)在赵家马头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清明节。他在村里闲逛,不小心走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这里有美丽的桃花、李花,还有绽放的梅花和柳树,一切显得生机勃勃。这种景象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接着,诗人和他的徒弟们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开怀畅饮,一边喝酒一边高声歌唱,最后醉得不省人事。醒来后,他感到口渴,想喝茶却找不到。这时,他的一个小徒弟给他带来了一杯酒。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与徒弟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和他们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诗是这首诗的核心:“隔年干杏受风霜,气味清高唤客尝。记得当时多珍重,而今手帕有余香。”这里的“隔年干杏”指的是经过一年风霜洗礼的杏树。虽然经过了风霜的洗礼,但它的气味依然清新高雅,让人忍不住想品尝它的果实。诗人通过杏树的坚韧和清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最后一句“而今手帕有余香”,可以理解为诗人珍藏了一块手帕,上面留有杏树的气息和美好回忆的余香。这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春天里共度快乐时光的场景,通过描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杏树的气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样的情感表达非常真挚动人,让人读后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