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
金火(一作木)不相待,炎凉雨中变。
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
沈吟卷长簟,怆恻收团扇。
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
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
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
沈吟卷长簟,怆恻收团扇。
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
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夏秋交替时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季节变化中普通人的愁绪。
开头用"金火不相待"比喻季节更替的不可阻挡——夏天还没完全离开,秋天就急匆匆来了。雨后天气转凉,树上只剩零星蝉鸣,屋檐下的燕子窝也空了,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季节的转换。
中间部分写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卷起凉席、收起扇子,傍晚在长满青苔的院子里散步。这时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是在为换季做准备。这个声音反衬出诗人家的困境——妻子生病无法缝制衣物,夏天的衣服快穿破了,冬衣还没准备好。
最后诗人用一杯酒自我安慰,这个结尾很真实。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唠家常,但把季节变化带来的生活压力和普通人的无奈都写活了。最打动人心的就是这种朴实的生活气息,让今天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千百年前那个秋天的凉意和诗人的愁绪。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