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步阻风䏈句
船头愕篙师(西畯),船尾噤渔妾。
千堆雪浪卷(育斋),一片墨云压。
偃岸草靡靡(水村),摧樯风猎猎。
急收木兰桨(西畯),退入荻花夹。
厄脱江面宽(育斋),力竞汊口狭。
缆松尚掀簸(水村),碇下乃妥怗。
噪如蒐合围(西畯),欢若兵战捷。
缚柱支危篷(育斋),拭舱整乱箧。
烟中望金焦(水村),两点翠注睫。
遥遥瞩铁瓮(西畯),齿齿排粉堞。
开头失前猛(育斋),放脚鼓后怯。
树颠弹风乌(水村),沙际拾石𧉧。
言寻瓜步城(西畯),游览性所惬。
问途款门门(育斋),对客语喋喋。
丛筱遮重关(水村),断港唤小艓。
迎神匝阛阓(西畯),填路轧肩胁。
士女纷倚观(育斋),楼阁递相接。
径尺拢高髻(水村),扶寸露香屧。
擪金衫攒花(西畯),罨画裙簇蝶。
岂乏窈窕姿(育斋),所惜粉涴颊。
回舟穿绿杨(水村),凉气透白袷。
叩天笺一通(西畯),凭易蓍四揲。
画爻得既济(育斋),诘朝庶利涉。
因叹廿年来(水村),尔我落尘劫。
燕市击短筑(西畯),齐门抚长铗。
空嗟鬓双蓬(育斋),剩有装一叶。
独行笑狼狈(水村),共命比鹣鲽。
怀归心方殷(西畯),水陆旬已浃。
酾酒劳长年(育斋),亟起勇持楫(水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人在瓜步(今江苏镇江附近)遭遇大风浪的惊险经历,以及脱险后游览市井的生动场景。全诗像一部微电影,用跳跃的镜头和鲜活的细节,带读者身临其境。
第一部分:与风浪搏斗(前16句)
开篇就像灾难片:正要扬帆出发,突然江豚跃出水面(预示风浪将至)。接着狂风大作,浪如雪山,乌云压顶。船工吓得不敢出声,船身剧烈摇晃,众人紧急收桨躲进芦苇荡。这里用"猎猎"形容风声,"掀簸"写船身颠簸,连用"急收""退入"等动作词,让人心跳加速。
第二部分:脱险后的喜悦(中间12句)
脱离险境后,画面突然明亮起来。大家像打赢胜仗的士兵般欢呼,忙着修船整理行李。远处金山、焦山像两粒翡翠,镇江城墙像整齐的牙齿——这种比喻既新奇又接地气。最有趣的是描写大家"开头猛如虎,放脚怂如鼠",活脱脱现代人冒险后的真实反应。
第三部分:市井风情画(接着20句)
上岸后的描写像清明上河图:城门边竹林掩映,街道上人挤人,楼阁相连。诗人特别观察入微:女子们梳着一尺高的发髻(当时时尚),裙子上绣着蝴蝶,可惜风尘仆仆弄花了妆。这些细节让古代市井生活跃然纸上。
最后部分:人生感慨(结尾16句)
在返程的绿杨荫下,众人占卜问卦求得"既济"(易经中渡河成功的卦象)。由此联想到二十年来漂泊人生:在北京击筑唱歌(用高渐离典故),在齐国弹剑诉苦(用冯谖典故),如今只剩一叶扁舟相伴。但正是共患难的情谊,让他们像比目鱼般亲密。
全诗妙在三点:
1. 动态叙事:从遇险到脱险再到游玩的完整故事线,比单纯写景更有代入感。
2. 生活化幽默:写船工吓呆、大家脱险后腿软,这种自嘲让古诗不再高冷。
3. 古今共鸣:朋友共渡难关的情谊,对家乡的思念,这些情感穿越时空依然动人。
就像现代人用手机拍vlog记录旅行意外,三百年前的诗人用联句方式,每人接力创作,既记录惊险旅程,又留下市井百态,最后升华到对人生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