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曾经繁华、如今破败的豪宅,通过今昔对比,传递出盛衰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用比喻手法写宅院衰败:门口的两棵槐树(象征家族根基)枝叶像乱飞的蓬草,显赫多代的荣华富贵转眼成空。"奕世"指连续几代,更突显衰落的突然和彻底。
中间四句用细节展现荒凉:燕子绕着倒塌的房梁飞(说明连鸟都认不出这是曾经的豪宅),野鸟栖息在枯树上(对比从前被精心饲养的金丝雀)。分散的书籍暗示家族离散,宝剑易主象征权势转移。这些具体画面让衰败感更真实。
最后两句把镜头拉到远处:望着钱塘江畔的家族墓地,只有枯草在风中呜咽。这个远景镜头把个人家族的没落,升华成对历史兴亡的思考——连坟墓都荒芜了,还有什么能永恒呢?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近景的槐树、燕子,到中景的书籍、宝剑,最后拉远到墓地,用画面代替说教,让读者自己感受"繁华终会消散"这个永恒主题。最打动人的是"燕绕故基"这个细节——连筑巢的燕子都在寻找记忆中的豪宅,何况是人呢?这种借物抒情的写法,比直接写人更含蓄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