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洞

古洞无门掩碧砂,四山空翠锁烟霞。
天开玉树三清府,池涌金莲七子家。
阐教客来传道法,游仙人去换年华。
可怜此地今谁管,春煖桃夭自发花。

现代解析

这首《烟霞洞》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世外桃源,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神仙洞府的奇幻景象 开头用"无门掩碧砂"形容山洞像被绿色细沙虚掩着,没有固定入口,充满神秘感。"四山空翠"写四周青山像天然的锁,把烟霞云雾都锁在这片仙境里。后两句更神奇:玉树是天宫才有的树,金莲池是道家七位仙人住的地方,用这些夸张的比喻把普通山洞变成了神仙住所。

2. 人仙交替的时光流逝 第五六句形成巧妙对比:有人来山洞传播道教,但曾经在此修仙的人早已离开。这里暗含深意——求仙问道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就像洞口的桃花年复一年地开落,暗示修仙终究是场空想。

3. 自然永恒的深刻哲理 结尾最耐人寻味:如今没人管理这处仙境,但春天到来时,桃花依然自顾自地盛开。这里用桃花自开的现象,揭示了一个真理:不管有没有人关注,大自然都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比人类追求的长生不死更永恒。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神秘山洞来个全景,再特写玉树金莲的奇幻布景,接着镜头扫过往来求仙的过客,最后定格在洞前自开自落的桃花上。通过这种对比,悄悄告诉我们:与其追求虚幻的仙境,不如欣赏眼前真实的自然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