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春日画卷,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雪窦深云处,相携到乳泉"写的是诗人与友人结伴前往云雾缭绕的雪窦寺,路上经过名为"乳泉"的清泉。这里的"深云处"三个字就让人感受到寺庙藏在云雾深处的神秘感。
中间四句是诗中最生动的部分:"沙田春事晚"说山间的田地春耕来得比较迟,"山寺野花妍"则写寺庙周围野花盛开的美景。接着用"香饭饥南烛"描写寺中用南烛叶做的斋饭香气扑鼻,让人食指大动;"丹房记景天"说的是道观里种植的景天草。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仙居应六八,更欲上风烟"最有意思。诗人说这样的仙境应该有六十八处(可能是虚指),但他还想去更高处,看更飘渺的云烟。这个结尾既表达了对此地的喜爱,又展现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就像带着读者进行了一场春日山寺之旅,从路上的云雾清泉,到寺中的野花斋饭,最后引发对仙境的遐想。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把深山古寺的静谧之美和寻幽访胜的乐趣写得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