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晏君弼群丧其良匹作此唁之
殃祸非一端,爱者胡可死。
丈夫健官骸,不能保妻子。
蚩蚩众生心,大戚尽如此。
岂知太仓中,万化若弹指。
入门殚张目,荆棘在床几。
依稀想声容,终愤不神似。
牵裾幼依依,施衣妪泚泚。
日落启愁城,风来伫新鬼。
此情胡然知,昔我常遘尔。
寄语同病人,达观保其齿。
人命孰逾百,所欠后先耳。
念彼泉下人,弃我犹敝屣。
试令易地居,渠苦我何委。
爱深当虑兹,况君知命理。
丈夫健官骸,不能保妻子。
蚩蚩众生心,大戚尽如此。
岂知太仓中,万化若弹指。
入门殚张目,荆棘在床几。
依稀想声容,终愤不神似。
牵裾幼依依,施衣妪泚泚。
日落启愁城,风来伫新鬼。
此情胡然知,昔我常遘尔。
寄语同病人,达观保其齿。
人命孰逾百,所欠后先耳。
念彼泉下人,弃我犹敝屣。
试令易地居,渠苦我何委。
爱深当虑兹,况君知命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安慰失去妻子的朋友晏君弼的。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探讨生死、情感与人生哲理,充满人情味。
开篇直指生死无常:灾祸总来得突然,为何偏偏带走我们爱的人?强壮的丈夫也保护不了妻子,普通人的悲痛都是这样深刻。接着用"太仓一粟"的比喻,说明在宇宙长河中万物都如弹指一瞬。
中间部分最打动人:描写朋友回到空荡的家,看见妻子用过的家具衣物就想起她,但越想越觉得记忆中的形象不够真切。孩子还小,拉着衣角找妈妈;老妇人(可能是岳母)拿着衣服流泪。黄昏时愁绪更浓,仿佛能听见风中亡魂的脚步声。
作者分享自己的经历:"这种痛苦我懂,因为我也经历过"。他劝朋友看开些:人的寿命不过百年,去世的人不过比我们早走一步。换个角度想,如果死去的是我们,留在世上的亲人也会同样痛苦。既然深爱对方,就更该明白这个道理——何况你还是个明白生命规律的人。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的促膝谈心。既理解对方的痛苦,又用"我们都会经历生离死别"来宽慰,最后用"爱得深就更该想开"来升华主题,体现了中国人面对生死时"哀而不伤"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