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梨花

轻盈素靥。
向故山曾见,如许清绝。
睡力融肌,半亸苍翘,幽蹊悄步芳屧。
相思一夜青禽老,怕碎损、仙宫裙褶。
恁柴门、静掩馀寒,销得满溪明月。
应忆墙头唤酒,依依正望里,催怨离别。
此际高楼,并倚香肩,映取粉痕明灭。
东风纵解寻芳去,定迷却、前村残雪。
更黄昏、归棹重经,流水一春无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梨花,但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梨花的外形,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感受和联想,营造出一种朦胧唯美的意境。

上片(前半部分)从回忆开始:诗人曾在故乡的山里见过梨花,那洁白素雅的模样让人难忘。梨花像一位慵懒的美人,花瓣微微下垂("半亸苍翘"),仿佛在幽静的小路上轻轻走过。诗人用"相思一夜青禽老"这样奇特的想象,说连鸟儿都为梨花相思到衰老,生怕损坏它仙女般的裙摆。最后写柴门紧闭,月光洒满溪水,整个画面清冷而静谧。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回忆与现实的交织:想起当年有人在墙头呼唤饮酒,依依不舍地目送离别。如今在高楼上,似乎还能看到当年并肩赏花的身影。东风(春风)虽然懂得寻访花朵,却可能把梨花错认成残雪。结尾最妙:黄昏时再次经过这里,发现梨花的痕迹已随流水消失,就像整个春天一样无影无踪。

这首词的魅力在于: 1. 把梨花比作有情感的美人,赋予它灵动的生命力 2. 通过月光、东风、流水等自然景物烘托意境 3. 将回忆与现实交织,表达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伤 4. 用"错把梨花当残雪"这样新颖的比喻,展现诗人独特的观察力

全词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梨花的细腻描写,自然流露出对逝去美好的怀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精妙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