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二乐榭"的亭台景观,展现了登高望远的惬意感受。
前两句"琴跻积翠外,絺结穹隆间"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亭台的位置:琴声飘荡在层层叠叠的翠绿山林之外,轻薄的纱帐(絺)悬挂在高耸的亭檐之间。这里通过声音(琴)和视觉(翠、絺)的描写,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
后两句"轩槛最佳处,四顾惟江山"点明这是观景的最佳位置:站在栏杆边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绵延的青山和浩荡的江水。一个"惟"字突出了景色的纯粹壮阔,让人感受到登高远眺时心胸开阔的畅快。
全诗短短20字,却通过"琴声、翠林、纱帐、江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远近相宜的山水画卷。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选择这些富有美感的景物,自然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闲适自得的心境。最妙的是"二乐"这个亭台名字的留白,让读者可以自行想象:是琴与景之乐?还是眼与心之乐?给人无限回味空间。
鲜于侁
(1019—1087)宋阆州人,字子骏。仁宗景祐五年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神宗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升副使兼提举常平。时行新法,拒不散青苗钱,且捕械贪吏,不私姻戚。苏轼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徙京东西路转运使,所荐刘挚、李常等,多旧党知名者。元丰中知扬州,坐事罢。哲宗立,起为京东路转运使。后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卒。精于经术,尤长于《楚辞》。有《诗传》、《易断》等。全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