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张晓明女史县中世族,少有目疾,逾三十不字,母兄皆远行,与余长女稔。尝留余家相伴,既返婴山旧宅,食贫力作,所遇多忤,甲申十一月朔死于水,是可悯也

飞云萦梦,寒月荧眸,翩然竟蹈虞渊。
手浣中衣,绕门日对沦涟。
谁知是侬归处,叹长沈、玉洁冰坚。
莫谩说、垂鲸跨鲤,妄托神仙。
远赴崎岖万里,料贞魂定化,蜀道啼鹃。
齧指慈亲,此生重见无缘。
雕梁独栖海燕,太仓皇、跕雾溪鸢。
定未忘,有寒闺旧侣,衔泪观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悲剧故事,主角是一位名叫张晓明的女子。

上阕用"飞云萦梦,寒月荧眸"开篇,描绘她生前孤独的生活状态——像飘忽的云朵般无依,在寒夜中独自凝望月光。"手浣中衣"四句写她生前在贫困中劳作,每天面对河水洗衣,没想到这条河最终成了她的葬身之处。"莫谩说"三句是对她投水自尽的惋惜,暗示死亡并非解脱。

下阕想象她死后灵魂的遭遇。"远赴崎岖万里"三句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比喻她即使死后灵魂也不得安宁。"齧指慈亲"两句写她与母亲永别的痛苦。"雕梁独栖海燕"四句通过燕子与鸢鸟的对比,暗示她生前孤独无依的处境。结尾三句最为动人,说她的灵魂一定还记得昔日闺中好友,此刻正在人间含泪望天思念她。

全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调,展现了一个被命运摧残的女子形象。作者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寒月"、"啼鹃"、"跕雾"等意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逝者的同情。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生者与死者隔空相望的画面,把悲痛情绪推向了高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