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雨景、抒发个人情感的诗词。下面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您分析:
首先,诗词的开头“夜雨潇潇至,天寒拥敝裘。”描述了夜晚雨声不断,天气寒冷,作者拥着破旧的毛毯或被子。这里的“潇潇”形象地描绘了雨声细密而连绵不断,“天寒”则点明了季节和气候。
接着,“空床听幻响,独咏解深忧。”描述了作者独自躺在床上,听着雨声仿佛产生的幻觉,通过独自吟诗来排解深深的忧虑。这里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然后,“次第园蔬润,参差渔火幽。”描述了周围的景物:园子里的蔬菜得到了雨水的滋润,渔船上灯火闪烁,显得幽静而美丽。这里以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长江风浪息,何日放舟游。”描绘了长江的风浪平息,询问何时能放下手中的事务,乘船游览。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期待和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雨景和周围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忧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读后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郑樵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