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五老园

休宫致政老年间,廟堂尝享著袍冠。
调和鼎鼐施霖雨,燮理阴阳佐武桓。
念国不忘先世烈,归乡岂念旧庐寒。
我辈若从亲炙授,仪容如在使人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退休老臣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染力。

前四句写老臣们退休后的生活:他们脱下官袍摘下官帽,却依然保持着在朝堂时的庄重气度。这里用"调和鼎鼐"(治理国家)、"燮理阴阳"(调理政务)这些做饭的比喻,说明他们曾经都是治国能臣,像及时雨一样为百姓谋福利,像辅佐周武王的贤臣一样忠心耿耿。

后四句转向精神层面:这些老人虽然告老还乡,但始终牢记祖先的功业,根本不在意自家房屋是否简陋。"亲炙授"这个细节很生动,说要是能当面聆听他们的教诲,仿佛就能看见他们当年的风采,说明这些老人即使退休了,依然保持着令人敬仰的品格魅力。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退休不褪色"的精神——老臣们物质上甘于清贫("旧庐寒"),精神上却始终保持着为国为民的初心。诗人用做饭、下雨这些生活化的比喻,把原本严肃的政治主题说得亲切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贤者,无论在职还是退休,都保持着始终如一的高尚品格。

富弼

(1004—1083)宋洛阳人,字彦国。仁宗天圣八年举茂才异等。庆历二年为知制诰,使契丹,力拒其割地之挟索,然许增岁币。三年,迁枢密使,与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至和二年,拜中书门下平章事,务守成,号贤相。神宗问边事,曰“愿二十年口不言兵”。次年拜相。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判亳州,复以抵制青苗法被劾降官。以韩国公致仕。卒谥文忠。有《富郑公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