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七首 其三
黄昏不怕愁难到。
江湖可怜人老。
雁背霜红,蛩边月白,有梦还乡应好。
分携草草。
记絮语商量,甚时归棹。
明日长征,西风料峭破茸帽。
消磨客中未尽,灯前频看剑,十载英抱。
四海谁怜,千秋怅望,冷落人间休笑。
相思又早。
想纸阁轻寒,玉梅开了。
待擘吟笺,远山添画稿。
江湖可怜人老。
雁背霜红,蛩边月白,有梦还乡应好。
分携草草。
记絮语商量,甚时归棹。
明日长征,西风料峭破茸帽。
消磨客中未尽,灯前频看剑,十载英抱。
四海谁怜,千秋怅望,冷落人间休笑。
相思又早。
想纸阁轻寒,玉梅开了。
待擘吟笺,远山添画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漂泊江湖的中年游子,在寒冷黄昏里思念家乡的细腻情感。
上片用黄昏、江湖、大雁、蟋蟀等意象,勾勒出一个萧瑟的秋夜。游子虽然头发渐白("人老"),但最让他难受的不是衰老本身,而是漂泊在外的孤独。大雁背着晚霞飞过("雁背霜红"),蟋蟀在月光下鸣叫("蛩边月白"),这些自然景象都让他想起家乡。他安慰自己:做个回乡的梦也是好的。
"分携草草"四句突然转入回忆,想起当初离家时,和亲人匆匆告别("分携草草"),还商量着何时乘船归来("甚时归棹")。但现实是明天又要踏上漫长旅途("明日长征"),料峭西风会吹破他毛茸茸的帽子——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既写实又带着心酸。
下片写游子灯下看剑的孤独。十年来壮志未酬("十载英抱"),却无人理解("四海谁怜")。"千秋怅望"显得格外苍凉,说明他的失意不仅是个人的,更有一种历史纵深感。但他说"冷落人间休笑",其实是自我安慰:别笑话我的落魄。
最后笔锋一转,想到远方爱人所在的纸阁("纸阁轻寒"),想象那里玉梅花开的温馨场景。他准备摊开诗笺("擘吟笺"),把远山画进稿子里——这个结尾很巧妙,把沉重的乡愁化作艺术创作,让整首词在忧郁中透出一丝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