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伟业写给好友吴兆骞(字汉槎)的,表达了对友人历经磨难后终于归来的感慨和悲喜交加的心情。
前两句写吴兆骞被流放边疆多年,头发都斑白了,如今终于从冰天雪地的流放地活着回来。"雪窖招魂"暗示流放地环境极其艰苦,能活着回来简直是奇迹。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第三句"马角"是传说中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比喻吴兆骞能从绝境生还就像马长角一样不可思议;第四句用古乐府《刀环歌》的典故,暗示能平安归来的人实在太少。第五六句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被流放时连鬼怪都替他发愁,一边是现在回到江南享受家乡美味、与友人闲话家常。
最后两句情感达到高潮:叹息共同的好友梅村(诗人自己)已经去世,没能亲眼看到吴兆骞归来。这里的"宿草"指坟墓上长出的草,暗示死亡。诗人用"老眼"这个词特别打动人,既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透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写的是友人归来的喜事,却处处透露着对往事的伤痛回忆,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今昔对比、生死对照,把一场本该纯粹的"接风宴"写出了深沉的人生况味,让读者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友情的珍贵。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