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自苏团至梅村

冬残日易阴,天低迷离木。
人语聚短篱,饭香午初熟。
傍溪渡溪桥,野旷恣远目。
荒塍乱西东,遥山忽起伏。
林寒烟不隔,隐露前村屋。
点点数啼鸦,寂寂见眠犊。
一声清磬幽,古洞在深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乡村的宁静画卷,读起来像跟着作者的脚步慢慢走进画中。

开头写冬天快结束的日子,太阳容易躲进云里,天色灰蒙蒙的,光秃秃的树枝显得特别孤单。这时候突然听到矮篱笆后传来村民的说话声,午饭的香味飘出来——这个细节一下子让冷清的冬天有了烟火气。

接着作者走过溪上的小桥,眼前豁然开朗。田埂乱七八糟地延伸,远处的山峦像波浪一样起伏。虽然树林里飘着寒气,但能清楚地看见前面村子的房屋。这里用"乱"字形容田埂,反而显得很真实,不是刻意修饰的田园风光。

最妙的是后面几个小镜头:乌鸦零星地叫着,小牛安静地打盹,突然从竹林深处传来一声清幽的磬响。这些声音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乌鸦的叫声衬托出乡村的寂静,牛儿睡觉显得特别安逸,而那声不知从哪个寺庙传来的磬声,又给平凡的乡村添了几分禅意。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纪录片,从天色、人影、饭香,到远山、寒林、屋舍,最后用乌鸦、睡牛和磬声收尾,不需要华丽辞藻,光是这些真实的细节就让人感受到冬日乡村特有的那种宁静祥和。读完仿佛也跟着作者完成了一次治愈的乡村漫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