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叔泰放步湖边入灵芝寺坐依光良久叔泰诵
刘郎唤我出,胜处意所便。
清寒柳桃风,浓淡杉桧烟。
僧庐自生香,步绕古佛前。
依光偶不扃,坐数禽聊翩。
平林度清磬,遥堤簇归船。
湖山露真态,鸥点溶溶天。
形容几吟笔,刚道妆抹妍。
莫作西子看,正如姑身仙。
相知喜值予,微笑生清涟。
清寒柳桃风,浓淡杉桧烟。
僧庐自生香,步绕古佛前。
依光偶不扃,坐数禽聊翩。
平林度清磬,遥堤簇归船。
湖山露真态,鸥点溶溶天。
形容几吟笔,刚道妆抹妍。
莫作西子看,正如姑身仙。
相知喜值予,微笑生清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和朋友漫步湖边、探访寺庙的闲适之旅,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美感。
开篇直接写朋友刘叔泰邀约出游,两人随性而行,找到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这里用"柳桃风""杉桧烟"勾勒出春日湖边的景象:微凉的春风中,柳条轻拂、桃花初绽,远处杉树桧树笼罩在薄雾里,浓淡相宜。
进入灵芝寺后,诗人闻到寺庙特有的香火气息,绕着古佛漫步。他们偶然发现一扇未关的偏门,便坐下休息,闲数着飞来飞去的鸟儿。这时耳边传来清越的磬声,远处堤岸上停泊着归航的船只,整个画面宁静祥和。
诗人特别赞叹湖山展现出最本真的面貌:鸥鸟点缀在辽阔天空,湖面泛起涟漪。他认为用再多诗句来描写这里的景色都显得刻意,因为自然本身的美超越了所有修饰。最后以幽默的口吻说,这景色不像浓妆的西施,倒像清丽的姑射仙子,朋友听了会心一笑,连湖水都泛起清波。
全诗妙在将一次普通的出游写得充满诗意,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自然之美,又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对朴素之美的赞赏。诗中"清寒""浓淡""溶溶"等词语的运用,让景物既有画面感又带着朦胧的诗意,而结尾朋友相视一笑的细节,更让整首诗洋溢着温暖的友情。
陈鉴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