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

当年对元夕,载酒向淮湾。
宝瑟荣珠袖,青藜照玉山。
蛮村当此夜,璧月独临关。
尚忆追游胜,萧萧双鬓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回忆过去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与当下孤独处境的对比,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

前四句是回忆画面:当年元宵夜,作者带着美酒去淮河湾畔赴约。那里有华美的音乐(宝瑟),盛装的舞女(珠袖),还有文人雅士(青藜指文人用的手杖)在月光照耀的楼阁中聚会。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富贵风雅的夜宴图。

后四句转到现实:此刻作者独自在偏远异乡(蛮村),只有明月(璧月)相伴。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虽然还记得往日的欢乐,但如今双鬓已白,暗示青春不再的惆怅。

全诗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热闹与冷清、群聚与独处、过去与现在,通过元宵节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把人生际遇的变化写得含蓄动人。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让普通读者也能联想到自己记忆中某个热闹节日与如今平淡生活的对比,产生共鸣。

廉布

宋楚州山阳人,字宣仲,号射泽老农。登进士。高宗绍兴九年授处州录事参军,官至武学博士。以连贵姻坐累,被废终身。后居绍兴,专意于绘事。工画山水及林石,学苏轼几登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