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凤凰山同黄絅庵太史黄玉田方伯杨金鹤文学家养洛副使行川明府①
轩驺易笋箯,鸟道便登陟。
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
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
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
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
仰望诸奇峰⑴,巑岏如剑戟。
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
风雨变晦明,烟霞共晨夕⑵。
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
山麓俯深潭,游鱼吸寒碧。
矶头坐垂纶,乘钓即有获。
此来值暮秋,林木鸣萧槭。
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
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
山农惊且喜,茅茨延上客。
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藉。
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
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清雍正《海阳县志》卷一二)。
⑵ 共,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四二作“供”。(吕永光、张玲整理)
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
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
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
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
仰望诸奇峰⑴,巑岏如剑戟。
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
风雨变晦明,烟霞共晨夕⑵。
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
山麓俯深潭,游鱼吸寒碧。
矶头坐垂纶,乘钓即有获。
此来值暮秋,林木鸣萧槭。
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
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
山农惊且喜,茅茨延上客。
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藉。
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
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清雍正《海阳县志》卷一二)。
⑵ 共,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四二作“供”。(吕永光、张玲整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结伴游览凤凰山的奇妙经历,充满了野趣和仙气,读起来像一场沉浸式的自然探险。
开篇就很有意思:大家把豪华马车换成简易竹轿,沿着险峻的鸟道爬山。穿过遮天蔽日的森林后,突然豁然开朗,仿佛闯入了与世隔绝的仙境。这里的声音很热闹(猿啼鸟叫),但又很危险(有虎豹脚印),瀑布声像打雷一样震撼,冲刷着巨石。
最刺激的是爬山的描写:抓着藤蔓登顶,感觉天空近在咫尺。山上天气瞬息万变,早晚都有烟霞缭绕,奇花异草让人怀疑住着神仙。下山时在深潭边钓鱼,鱼群在碧绿的水中游动,一钓就上钩,特别有成就感。
秋游的野餐也很有创意:把平整的石头当桌子,落叶铺成坐垫,钓上来的鱼直接煮来下酒。淳朴的山民又惊又喜,用山珍野味热情招待,大家吃得杯盘狼藉。玩到第二天才尽兴而归,连当地老人都被他们的快乐感染。
全诗妙在把惊险与惬意完美融合:既有刺激的悬崖峭壁、野兽踪迹,又有神仙般的云雾花丛;既像探险家一样征服高山,又像隐士般享受自然的馈赠。诗人用"去天咫尺"的夸张、"寒碧"的通感等手法,让我们仿佛也跟着经历了一场穿越仙凡两界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