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歌行

淡淡浮云生,飒飒秋风来。
客子坐愁思,抱剑久徘徊。
中朝授官爵,本以恤民灾。
时俗竞繁华,弃置不复怀。
朝游过上苑,夕宴登高台。
弦歌满堂下,旨酒盈樽罍。
富贵岂不乐,贫贱多渴饥。
以言推所欲,均半育群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内心的矛盾和反思,用简单直白的画面展现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人良知的挣扎。

开篇用"浮云"和"秋风"营造出萧瑟氛围,一位抱着剑来回走动的官员形象跃然纸上。他愁眉不展,暗示内心正在经历激烈斗争。

中间部分形成强烈对比:一方面朝廷授予官职本是为救济百姓,但现实中官员们追逐享乐,整天在花园游玩、高台宴饮,弦歌美酒不断。这里用"上苑""高台"等典型场景,生动展现了权贵阶层的奢靡生活。

最后四句是诗眼:诗人承认富贵确实令人快乐,但想到贫苦百姓还在忍饥挨饿就感到不安。他提出一个朴素而深刻的主张——如果能把富人的享受分一半给穷人,就能养活所有百姓。这种"均贫富"的思想在当时非常难得。

全诗通过个人视角折射社会问题,没有说教,而是用具体场景和内心独白引发读者共鸣。语言平实但富有画面感,对贫富差距的批判至今仍具现实意义。最打动人的是那位在享乐场合仍惦记百姓的官员形象,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觉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