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富阳宿县治作
戾戾风荡波,鳞鳞云出崿。
乘轺临安道,指景富春郭。
是节春已暮,遥途寒尚薄。
升阳对人掩,倾润洒衣落。
解鞍憩危岭,倚剑望幽壑。
饥禽声固惨,哮虎势尤恶。
既暝入公署,息念坐尘阁。
俯思还浦鱼,仰忆回风鹤。
以之念乡县,临觞不能酌。
乘轺临安道,指景富春郭。
是节春已暮,遥途寒尚薄。
升阳对人掩,倾润洒衣落。
解鞍憩危岭,倚剑望幽壑。
饥禽声固惨,哮虎势尤恶。
既暝入公署,息念坐尘阁。
俯思还浦鱼,仰忆回风鹤。
以之念乡县,临觞不能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暮春时节抵达富阳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活动,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开篇用"戾戾风荡波,鳞鳞云出崿"描绘了风云变幻的天气,让人感受到旅途的不易。"乘轺临安道"说明作者是乘坐马车而来,指向富春江畔的城郭。暮春时节本该温暖,但这里仍带着寒意,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
中间部分写旅途见闻:太阳被云遮蔽,雨水打湿衣衫,在险峻山岭休息时,听到饥饿禽鸟的哀鸣,感受到猛虎的凶恶气息,这些都在渲染环境的险恶。
最后转入公署休息后的心理活动:俯身时想到江中游鱼,抬头时忆起风中飞鹤,用这两种自由自在的生物反衬自己的羁旅之苦。思乡之情涌上心头,面对酒杯却难以下咽,将整首诗的愁绪推向高潮。
全诗通过"风雨-旅途-猛兽-思乡"的层层递进,把外在环境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让读者仿佛亲历这段艰辛旅程,体会到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饥禽""哮虎"等意象的运用,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味,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