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沃洲山字岩

前辈高风不可追,自来陵谷互推移。
却怜当日题名者,不及征南办两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描写沃洲山上的一个景点——字岩,字岩上面刻有古代文人墨客的题名。诗人通过对这个景点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首句“前辈高风不可追”,意思是过去的那些高风亮节的前辈已经无法再去追寻。这句诗让我们感受到时光流逝,曾经的美好时光无法再现的遗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和前辈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光难以挽留的无奈。

第二句“自来陵谷互推移”,意思是自然界的山川地貌一直在变化。这句诗通过自然界的变迁,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以及世事无常的主题。这里诗人点出了自然与人类社会都在不断变化,一切都在流转。

第三句“却怜当日题名者”,诗人对那些曾经在字岩上题名的人表示同情。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人墨客的敬佩,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无奈和惋惜之情。诗人认为那些题名的人虽然才华横溢,但他们的精神和成就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遗忘。

最后一句“不及征南办两碑”,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感叹那些为征南而立的石碑,相比之下,字岩上的题名显得微不足道。这里诗人通过征南碑,进一步阐述了历史的变迁。征南碑是为纪念战争功勋而设立的,诗人通过对比字岩上的题名和征南碑,表达了对历史记忆和实际功绩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前辈的高风和自然的变迁,以及题名人的成就和征南碑的历史价值,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石余亨

越州新昌人,字成己,号休休翁,又号遁翁。度宗咸淳间进士。官明、衢二州。见宋且亡,弃隐沃洲。世为讲学之家,能守先绪。平生喜为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