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的乡村景象,充满萧瑟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写溪边村庄被积水笼罩,寒烟弥漫,诗人在书斋午睡醒来,正是清明时节。这里用"寒烟"和"清明"营造出清冷寂寥的氛围。
接着写隔溪有人祭奠亡者("饭鬼"指祭祀),田埂间烧纸钱,野风吹起。这个场景既真实又带着几分阴森,暗示生死相隔的哀伤。
随后镜头转向山前的酒旗和细雨,来禽花低垂,鹧鸪飞过。这里用疏雨、飞鸟等意象,继续烘托清冷氛围。"来禽花"可能指梨花,古人称梨花为"来禽",因其开花时吸引禽鸟。
最触目惊心的是"荒坟累累出新草"两句:坟头长满新草,草长得像人那么高,而活着的人也在慢慢变老。这个对比强烈地表现了生死交替、时光无情的主题。
结尾写东门大道旁的青杨树下,车马往来不停。看似平常的交通景象,实则暗含"世人奔波忙碌"的深意,与前面的荒坟形成对照,暗示活着的人终将走向坟墓。
全诗通过清明时节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时光的深刻感悟。语言朴素但意象鲜明,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积水寒烟到荒坟青杨,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完美融合,让读者感受到生命易逝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