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 其二

死别离,未如生别苦。
绸缪恩意无穷处,忽作乖违成陌路。
非缘官诛与私劫,忍令弃置随童妾。
夷齐不可人人学,争得腹空无悚慑。
生别苦,此苦无尽期,百年泉下亦衔悲。
娶归养儿畏不早,何知此日难相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道出了生离死别的痛苦,核心观点是:活着分离比死亡更折磨人。

全诗分为三层递进: 1. 开篇直接点题,说死亡带来的分离还不如活着分开痛苦。就像原本亲密无间的两个人,突然变成了陌生人。这种分离既不是因为官府惩罚,也不是遭遇抢劫,而是被无情抛弃,像对待仆人小妾一样随意处置。

2. 中间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这两个古代贤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说明: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么清高。普通人要吃饭生活,被迫分离时内心充满恐惧不安。

3. 最后升华主题:活着的分离是持续一生的痛苦,就算死后在九泉之下也会带着这份悲伤。诗人感叹人们总想着早点娶妻生子,却不知道连最基本的相守都难以保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对比手法突出"生离"的残酷性 - 用"被当仆人随意打发"这种生活化比喻,让抽象的痛苦变得具体可感 - 最后两句像一声叹息,道出人生无常的普遍困境 -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邻家大叔在酒桌上吐露的肺腑之言,特别真实动人

它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人生真相:在现实压力下,普通人往往连"在一起"这种最基本的需求都难以实现,这种无力感比死亡更摧残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