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文田联
使星驰万里,历吴越豫章巴江畿辅,朗照文星,刘蕡下第,心感试官,悔当年勒帛无心,方叔未登科,恨失孙洪老名士;
方技通九流,合医卜占候命相堪舆,都成绝学,供奉多才,声蜚禁近,痛此日焚琴息响,钟期悲永逝,谁工燕许大文章。
方技通九流,合医卜占候命相堪舆,都成绝学,供奉多才,声蜚禁近,痛此日焚琴息响,钟期悲永逝,谁工燕许大文章。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名臣李文田的,用现代语言解析如下:
上联讲李文田的仕途经历:
1. 开头用"使星"比喻他奔波各地任职(江苏、浙江、江西、四川、京城),像文曲星般发光。
2. 用唐代刘蕡落第的典故,暗指他科举虽未夺魁但受考官赏识,后来却懊悔当年无心仕途。
3. "方叔"指周朝贤臣,这里说李文田最终未能位列三甲,让孙洪(可能指孙衣言、洪钧等名士)这样的伯乐感到遗憾。
下联赞李文田的博学多才:
1. 说他精通医术、占卜、风水等冷门学问,且都达到顶尖水平。
2. "供奉"指他在翰林院任职,才华闻名宫廷。
3. 最后用伯牙绝弦的典故,痛惜他的去世让世间少了能写"燕许大手笔"(唐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的文体)的大家。
全联特色:
- 用历史人物(刘蕡、方叔、伯牙)作比,突出逝者的才学与遗憾
- "星"字双关(使星/文星),"琴"字双关(音乐/才情),巧妙自然
- 通过"悔""恨""痛""悲"层层递进,情感真挚
- 展现了一个全才型官员的形象:既是实干家,又是学术通才
普通人读来能感受到:
1. 对逝者生平成就的全面概括
2. 对其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
3. 对失去英才的痛惜之情
4. 用典虽多但都服务于情感表达,不显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