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围炉消受岁寒身,谁念袁安彻骨贫。
门外忽无黄叶路,客来都是白头人。
空池昨夜全填满,老屋今年转换新。
照我三冬读书处,明窗净几绝纤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苦文人在寒冬中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比反差展现人生的温暖与希望。

前两句写寒冬里围着火炉取暖的穷书生(袁安是东汉著名清官,这里代指清贫文人),没人关心他冻到骨子里的贫穷。但紧接着笔锋一转:门外铺满黄叶的小路突然被白雪覆盖,来访的朋友都是白发老人——这些看似平常的描写,其实暗含深意。黄叶路消失象征旧时光阴流逝,白头客人暗示岁月沧桑,但雪景让一切焕然一新。

中间四句用"空池填满"、"老屋换新"的鲜明对比,展现大雪带来的神奇变化。原本干涸的池塘一夜之间被雪填平,破旧的老屋在白雪映衬下显得崭新。最后两句尤其精彩:雪光映照着读书的窗户,把简陋的书房照得明亮洁净。这里的"纤尘"既指实际灰尘,也暗喻世俗烦恼。

全诗妙在通过雪景转换,把贫寒生活写出了诗意。诗人用雪的美掩盖了贫穷的苦,把破旧老屋变成"明窗净几"的书斋,这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中最动人的地方。雪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洗涤心灵、带来希望的美好象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