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万里从教滞此身,廿年为客惯风尘。
宁须浊酒浇残夜,且与寒花作比邻。
归去梦魂知路远,老来儿女觉情真。
家家守岁明镫坐,我亦他乡度岁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除夕夜漂泊在外的游子心情,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万里从教滞此身,廿年为客惯风尘"直白地道出处境:离家万里,已经在外漂泊二十年,早就习惯了风餐露宿的生活。这里用数字"万里""廿年"让漂泊感更具体。

中间四句写得特别动人。"宁须浊酒浇残夜"说不需要借酒消愁,"寒花作比邻"这个比喻很新颖,把寒冬里开放的花当作邻居,既写出孤独,又透着一股倔强。"归去梦魂知路远"说连做梦回家都觉得路远,而"老来儿女觉情真"则突然转到亲情,让人感受到岁月流逝中对家人越来越深的牵挂。

最后两句对比强烈:"家家守岁明镫坐"描绘出普通人家里灯火通明守岁的温馨画面,而"我亦他乡度岁人"一个"亦"字,看似平淡,却藏着深深的自嘲和无奈——别人团圆时,自己仍是异乡客。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唠家常,但每个字都戳中游子心。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的克制:不哭诉不煽情,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反而让漂泊的苦涩更显深刻。寒花作伴、梦里思归这些细节,都让人看到中国文人特有的那种在困境中保持体面的精神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