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海山的静谧夜景,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海山雪后海天宽,群玉参差万里寒"像用广角镜头拍下的壮阔画面:雪后的海与山连成一片,天地显得格外开阔。把积雪的山峰比作"群玉",既写出山峦起伏的形态,又暗示月光下积雪泛着玉石般的冷光。"万里寒"三字不着痕迹地传递出料峭春寒的感觉。
后两句突然把镜头拉近到特写:"岩谷无人共清夜"强调环境的空寂,偌大山谷只有诗人自己。最后"倚栏独向月中看"这个动作特别动人——诗人倚着栏杆,独自凝望月亮。这个画面既孤独又充满诗意,让人联想到李白"举杯邀明月"的意境,但更显含蓄内敛。
全诗妙在通过"雪后""月夜""独看"这些意象的层层叠加,既写出了初春时节特有的清冷美感,又含蓄表达了诗人孤高自许、超然物外的心境。就像一幅水墨画,留白处比着墨处更耐人寻味。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