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安于清贫的隐士生活,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泊自在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写诗人选择了一条与世隔绝的路——门外青山就是他的世界,因为习惯了这种生活,所以不再回到喧嚣中去。这里用"因循"这个词很有意思,不是被迫留下,而是主动选择延续这种生活方式。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他的生活状态:在小县城里过着简朴生活反而有利于修身养性,做着不起眼的小官也乐在其中。喜欢吃山僧的粗茶淡饭,喜欢穿乡野人家的朴素衣服。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把清苦的日子过出了滋味。
最后两句用幽谷中的小鸟自比:小鸟不懂也不会飞往繁华的城池,就像自己不愿融入世俗社会。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带着一丝自嘲,暗示这种选择虽然清高,但也确实孤独。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诗人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在简单中体会真趣。这种生活态度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有时候,放下欲望、回归本真,反而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