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岁末收到家书时的复杂心情,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
开头两句"冉冉逢残岁,迢迢隔故庐"用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营造氛围:年关将至,诗人却远离家乡。这里"冉冉"形容时间不知不觉流逝,"迢迢"强调与故乡的遥远距离。
中间四句直抒胸臆:游子(诗人自己)在孤灯下读家书,看到父母书信中的泪痕,既不敢抱怨功名未成,又惭愧没能好好赡养父母。"一灯"与"双泪"的对比特别动人,一盏孤灯照着游子,而父母的信纸上留着双泪,暗示父母双双思念孩子。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想到家中弟妹围绕父母的情景。这里用"绕膝"这个动作,生动表现出天伦之乐的温馨画面,与诗人孤独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更凸显思乡之情。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克制却深沉的情感。诗人不直接哭诉想家,而是通过对比(孤灯vs双泪、自己漂泊vs弟妹绕膝)、通过自责(惭愧没尽孝)来含蓄表达,让读者更能体会游子内心的酸楚。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比直白的抒情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