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邻老翁叹

闺房却忆少年时,夫妻宛转情相宜。
双行花阶种萱草,青春二八早生儿。
儿啼银盆浴兰水,满家见者谁不喜。
朝来抱出拜舅姑,爱似明珠更无比。
即今父老子生孙,旧时能得几人存。
北邙荒冢卧狐兔,黄昏燐火游孤魂。
世人惟思儿女好,寒食清明图祭扫。
请看南邻白发翁,有子累累长不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家庭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夫妻恩爱,家庭幸福。他们种植萱草,孩子出生,一家其乐融融。这种温馨的家庭生活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却逐渐老去。诗人感叹,曾经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能保持家庭和睦的人越来越少。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北邙荒野上的坟墓,狐兔横行,孤魂野鬼游荡。这种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寒食清明时节,人们祭扫祖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然而,诗人却看到了南邻白发老翁,虽然子孙满堂,却生活困苦。这让人反思,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子孙的多少,更在于生活的幸福和满足。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家庭、人生、岁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幸福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