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故宫观雪

蜡炬堆盘,熏篝浅炷,夜长更漏偏迟。
淅淅窗棂,檐前玉箸偷垂。
寒塘不动鸳鸯冷,倩晓风莫拂疏枝。
看漫空云海苍茫,万倾玻璃。
昭阳殿阁凄凉甚,傍长廊曲槛,历遍阶墀。
瘦竹支离,低鬟犹见宫仪。
西泠自是伤春路,甚当年误种相思。
想如今陌上花骢,曾印香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高阳台 故宫观雪》描绘的是作者在故宫观赏雪景的情景,富有诗意和感情。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起始三句:“蜡炬堆盘,熏篝浅炷,夜长更漏偏迟。” 作者通过描述夜晚的宫廷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漫长的氛围。蜡烛在盘子里燃烧,熏炉里烟气缭绕。更漏的滴水声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但夜晚似乎特别漫长。

2. “淅淅窗棂,檐前玉箸偷垂。” 雪花透过窗户的缝隙,如同细密的珠帘,静静落在屋檐前。这里的“玉箸”形象地描绘了落下的雪。

3. “寒塘不动鸳鸯冷,倩晓风莫拂疏枝。” 寒冷的池塘里,鸳鸯一动不动,几乎感觉不到生命的迹象。作者请求清晨的风不要吹动稀疏的树枝,以免破坏这宁静的雪景。

4. “看漫空云海苍茫,万倾玻璃。” 望向天空,雪花纷飞,如同茫茫云海。整个世界仿佛被一片透明的玻璃覆盖,显得晶莹剔透。

5. “昭阳殿阁凄凉甚…” 昭阳殿阁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凄凉。这里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往昔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之间的对比。

6. “…傍长廊曲槛,历遍阶墀。” 作者沿着长廊的曲槛行走,踏遍每一级台阶。在寂静的雪中,感受着历史的沉淀。

7. “瘦竹支离,低鬟犹见宫仪。” 稀疏的竹子在雪中显得瘦削而形态各异,低垂的竹梢仍然展现出曾经的宫廷礼仪。

8. “西泠自是伤春路,甚当年误种相思。” 西泠桥畔是让人伤感的地点,作者回想起在这里种下的相思之情。这里的“误种相思”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遗憾。

9. “想如今陌上花骢,曾印香泥。” 想象如今路上的马蹄印在鲜花盛开的土地上留下了痕迹。这里暗示了历史的足迹和过去的记忆。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故宫的雪景和历史遗迹,展现了作者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语言优美且富有画面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雪中的寂静、历史的沧桑和对往昔的深深思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