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里家人离散又重逢的温馨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情。
前两句"骨肉离居西复东,今朝重聚一堂中"直接道出背景:亲人因战乱被迫分散各地("西复东"),如今终于团聚。这种平实的叙述反而更能引发共鸣,让读者感受到乱世中普通人团聚的不易。
后两句"桃源偕隐休嫌僻,此地从无劫火红"用对比手法表达深意:诗人把现在的栖身之地比作与世隔绝的"桃源",虽然偏僻("休嫌僻"),但正因为偏僻才远离战火("劫火红"是战火的形象说法)。这里既有对安宁生活的珍惜,也暗含对战争的厌恶。
全诗最动人的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双重情感:亲人重逢的喜悦背后,是对动荡时局的无奈;选择隐居的决心中,透着对和平的向往。诗人没有直接批判战争,但通过"劫火红"与"桃源"的对比,让读者自然体会到战乱之苦与和平之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