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官员清闲自在的工作场景,用生活中的小细节传递出为官清廉、政通人和的意境。
前两句"槐影已高公事少"是说:槐树的影子已经拉得很长(暗示时间已到午后),但衙门里要处理的公务却很少。这里用树影的变化巧妙交代时间,同时暗示官员工作效率高,早早完成了工作。
后两句"蒲鞭不试讼庭閒"进一步补充:用蒲草做的鞭子(象征刑罚工具)一直闲置不用,审判案件的公堂也很安静。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官员以德服人,很少动用刑罚;二是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没什么纠纷需要打官司。
全诗最妙的是用"槐影""蒲鞭"这些具体物件,不动声色地展现了理想中的官场生态:公务清简、刑罚不用、百姓和睦。这种通过日常景物折射政治清明的写法,比直接歌功颂德要高明得多,让读者在平淡的叙述中感受到治理有方的深层含义。
刘名世
刘名世,宜黄(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知浮梁县。事见清道光《宜黄县志》卷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