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园初秋夜坐

庭蕉冒檐舒,栖禽团竹聚。
秋气集萧斋,空濛散飞雨。
飒至衣乍凉,洒地点可数。
幽人居比邻,修夜杖频拄。
桦烛代凉蟾,山茶敌醇醹。
孤赏寡所欢,长言易为苦。
露葵实已繁,寒瓜藤欲㼌。
候虫不为秋,空阶何独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夜晚的静谧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诗人坐在庭院里,看到芭蕉叶伸展到屋檐下,鸟儿在竹丛中栖息,秋意渐浓,细雨飘散。凉风吹来,衣服微湿,雨点稀疏可数。邻居隐士频频拄杖夜行,用桦烛代替月光照明,以山茶代替美酒。诗人独自欣赏这幽静的夜晚,虽有长叹却无人分享。园中露葵果实累累,寒瓜藤蔓即将枯萎。秋虫鸣叫仿佛不知秋已至,空荡的台阶上只有虫声回荡。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细腻的观察:从芭蕉、竹丛到雨点、虫鸣,诗人捕捉了秋夜最微妙的细节。
2. 孤独中的惬意:虽然"寡所欢",但桦烛、山茶的陪伴让独处也充满诗意。
3. 动静结合:栖禽的静与飞雨的动,虫鸣的闹与空阶的寂,形成巧妙对比。
4. 生活气息:通过露葵、寒瓜等日常景物,让高雅的意境接地气。

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把秋夜的凉意、孤独和淡淡的忧郁都浓缩在这方寸庭院中,让读者感受到"一叶知秋"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