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池源庙二首 其二

博带峨冠新庙像,长衫紫领乐耕民。
雨旸从此如常德,愿作常山荐号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新修庙宇的景象,以及百姓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庙里庙外的场景:庙内是穿着宽袍高帽的新塑神像("博带峨冠"显庄重),庙外是穿着长衫、衣领发紫的快乐农民("紫领"可能指劳作时衣领被汗水浸染的颜色)。这种对照让画面既神圣又生活化。

后两句写百姓朴素的愿望:希望有了这座庙后,天气能变得正常("雨旸"指晴雨),庄稼有好收成。最后一句特别动人,老百姓愿意做"常山荐号人"——意思是甘心像常山(可能指当地山名)一样永远守护这座庙,通过祭祀("荐号"指祭祀时呼喊神灵名号)来祈求平安。

全诗亮点在于把建庙这件大事和农民的小心愿自然结合,既写了新庙的庄严气象,又通过"乐耕民""愿作"等词,让人感受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质朴向往。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像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