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元史三首 其一

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
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
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
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
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
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
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
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⑴。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这首诗名为《读元史三首 其一》,是一首对元朝历史的深度反思和赞美。诗人通过对元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某些人物的赞美。

首句“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元朝皇权失落,国家动荡的局面。这里的“宗社”可以理解为国家的象征,“如山崩”形容事情发生的突然和巨大。

紧接着,“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诗人描述了在这种社会动荡之下,文化和教育受到的冲击。因为战乱,书籍被毁,学者遭遇困境,学问几乎失去。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赞美了姚公茂等人。即使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他们依然坚守学问,传承文化。“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赞扬。

“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描绘了军中的知识分子和志同道合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学问,抵抗混乱的局面。这里的“窦许”可能是实指某些特定的人物,他们被赞誉为能在混乱中找寻朋友、同伴的领袖人物。

接下来的诗句,“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描述了诗人在读书和研究的过程中,心怀圣贤之道,勤奋不懈。这种精神追求让诗人感到振奋和鼓舞。

“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诗人用象征性的语言描述了追求学问的人如同持有宝剑的英雄,能够拨开云雾,引导人们看到真理和光明。这里的“宝剑”和“日月”都是象征,代表了智慧和真理。

然后,“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这部分诗句赞美了那些研究经学的人们,他们的学问和研究让失传的文物和文化得以重现。这里,“经学”指的是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研究,“文物”可以理解为古代的文物和文化。

最后一句,“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诗人表达了在广大的世界中,只有这些人物能够担当起传承和发扬文化的重任。这是一种高度的评价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元朝历史的回顾和对某些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诗人赞美了那些在历史变迁中坚守学问和文化传承的人们,他们的精神和贡献令人敬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