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

锦堂深,兽炉轻喷沈烟。紫檀槽、金泥花面,美人斜抱当筵。挂罗绶、素肌莹玉,近鸾翅、云鬓梳蝉。玉笋轻拢,龙香细抹,凤凰飞出四条弦。碎牙板、烦襟消尽,秋飞满庭轩。今宵月,依稀向人,欲斗婵娟。
变新声、能翻往事,眼前风景依然。路漫漫、汉妃出塞,夜悄悄、商妇移船。马上愁思,江边怨感,分明都向曲中传。困无力、劝人金盏,须要倒垂莲。拚沈醉,身世恍然,一梦游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华丽宴会上的音乐表演,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展现了音乐带来的梦幻体验。

上片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先拍豪华厅堂里飘着熏香的烟雾,接着特写紫檀木琵琶上金粉绘制的花纹,再聚焦一位抱着琵琶的美人——她雪白的肌肤像玉一样透亮,发髻像蝉翼般轻薄。当她轻拨琴弦时,四个凤凰造型的弦轴仿佛要飞出来。这里用"玉笋"比喻手指,"龙香"指代名贵香料,都在强调演奏的精致华贵。

最妙的是音乐效果的描写:急促的节拍(碎牙板)让人忘却烦恼,琴声像秋风扫过庭院。抬头望月,月亮似乎也要和音乐比美。这里把听觉转化为视觉(秋风)、触觉(消尽烦襟),实现了通感效果。

下片转入音乐内容:琵琶曲调从欢快转为哀怨,像在讲述历史故事——有王昭君出塞的漫漫黄沙,有商妇夜泊的江心孤舟。这些典故不用直接说明,而是用"马上愁思""江边怨感"的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

结尾处笔锋一转:听着听着,人仿佛喝醉般飘飘然,杯中酒倒映着莲花,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最后"一梦游仙"点明主题:这场音乐盛宴让人暂时逃离现实,获得神仙般的快乐。

全词最精彩的是把看不见的音乐,转化成香炉、月光、秋风、梦境等可感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仿佛亲临现场,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多重感官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