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昭亭祠
灵祠俯江国,栋宇依层峦。
千峰远岧峣,二水渺回环。
昭明肃清境,髣髴闻和鸾。
霭霭集嘉祉,芬芬奠椒兰。
精诚一云展,遐眺凭飞栏。
昔贤有高躅,寄墨青云间。
琼瑶刻苍翠,笔势回翔鸾。
神游巳冥漠,驰情空长叹。
高峰一回首,日落天风寒。
千峰远岧峣,二水渺回环。
昭明肃清境,髣髴闻和鸾。
霭霭集嘉祉,芬芬奠椒兰。
精诚一云展,遐眺凭飞栏。
昔贤有高躅,寄墨青云间。
琼瑶刻苍翠,笔势回翔鸾。
神游巳冥漠,驰情空长叹。
高峰一回首,日落天风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江边高山的古老祠堂,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
开头四句像无人机航拍:祠堂俯瞰着江水环绕的城邦,建筑沿着山势层层叠叠。远处群峰高耸入云,两条江水蜿蜒流淌。画面既有宏大视角,又有细腻笔触,让读者仿佛置身高山之巅。
中间部分转入祠堂内部:肃穆的环境让人恍惚听到古代祭祀的铃声,闻到供奉香料的芬芳。这里诗人用嗅觉(香料味)、听觉(铃声)与视觉结合,营造出跨越时空的宗教氛围。当诗人凭栏远眺时,笔墨突然转向历史——先贤们留下的墨宝如展翅的凤凰般灵动,刻在青翠山石上。
最后四句情感升华:诗人神游古今后回到现实,发现先贤早已逝去,只剩寒风中的夕阳相伴。"高峰一回首"这个动作特别传神,既是真实的环顾四周,也暗示着对历史的回望,落日寒风更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惆怅。
全诗巧妙地将地理空间(由远及近)、时间维度(古今穿梭)、感官体验(视听嗅)交织在一起,最终落在人类永恒的情感共鸣——对先贤的追慕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最动人的是那份"看得见风景却看不见古人"的遗憾,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跨越千年的相似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