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寄彭通复 其一
区区九州内,横从数千里。
谁设山与河,愚者分表里。
京师天下本,万国赴如水。
珠犀从南来,狗马由西止。
浩浩荆吴船,日夜行不已。
生材无定所,一物孰非己。
皇天仁且广,君道亦如此。
我思古唐虞,当日谁共理。
谁设山与河,愚者分表里。
京师天下本,万国赴如水。
珠犀从南来,狗马由西止。
浩浩荆吴船,日夜行不已。
生材无定所,一物孰非己。
皇天仁且广,君道亦如此。
我思古唐虞,当日谁共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角探讨了国家治理和人才任用的道理,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开头用"区区九州"形容中国疆域看似不大,但纵横数千里,山河自然形成的屏障却被愚人当作划分界限的依据。这里暗讽那些固守地域偏见的人。
接着描绘京城作为国家中心,像磁石般吸引各地资源:南方的珍宝、西域的良马、荆吴地区的商船日夜往来。这些意象生动展现了国家繁荣的景象,说明物资流通的重要性。
诗人笔锋一转,提出核心观点:人才就像这些流动的物资一样,不该有固定出处。他用"皇天仁且广"比喻理想的治国之道——君主应该像广阔无私的上天那样,不分地域地任用贤才。
最后借古喻今,遥想尧舜时代的清明政治,含蓄表达对当下人才选拔制度的思考。全诗通过日常可见的商贸景象,引申出"唯才是举"的政治主张,将深刻的治国理念融入具象的画面中,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发人深省。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