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雨后辛勤耘田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深刻寓意。
前两句写雨后庄稼生机勃勃的景象:及时雨过后,嫩绿的秧苗每天都在焕发新活力。"良苗日怀新"用拟人手法,把秧苗写得像人一样充满希望。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农民耘田的动作:除草就像铲除坏人一样,必须连根拔起。农民们弯着腰、跪在泥水里劳作,裤腿沾满泥巴,膝盖在田里划出波纹。这里"犊鼻"指沾满泥水的裤腿,"浪纹"形容膝盖移动的痕迹,画面感极强。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农民们一边干活,一边感念天子的恩德,猜想天子或许也会惦记着百姓的辛劳。"鸟耘"是典故,传说古代圣王连鸟儿都会帮忙耘田,这里表达对明君的期盼。
全诗用质朴的语言,既展现了农事的艰辛,又暗含"除恶务尽"的哲理,更通过农民对天子的感念,表达了"君民同心"的理想。诗人将日常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平凡中见深意。
楼璹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