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顺德府尧山一带的历史风光,充满对往昔辉煌的怀念。
开头两句写尧山的地理位置——它从平原延伸出来,山势灵秀,仿佛与远处的太行山相连。这里用"飞来"形容山势的灵动,让静态的风景有了动态的美感。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古今,突出历史的沧桑感。"日耸丰碑"和"雨收废寺"形成鲜明对照:阳光下高大的石碑依然耸立,显示着昔日的荣耀;而废弃的寺庙被雨后的碧云笼罩,透着凉意,暗示繁华已逝。"帝尧封邑"和"尼父停车"两处典故,点明这里曾是尧帝的封地,连孔子(尼父)也曾在此停留,强调此地深厚的历史底蕴。
最后两句发出感慨:这座小城历经人世变迁,早已不是尧帝时期那个太平盛世("时雍"指尧帝治下的和谐时代)的模样了。诗人借古叹今,透露出对当下不如从前的淡淡哀愁。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山水,穿插历史典故,在写景中自然流露怀古之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怅惘——石碑寺庙犹在,而盛世不再,让读者也能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