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其五 平沙落雁

群雁来衡阳,亦如万里客。日暮空俳佪,欲去饥无食。

兼葭暗汀洲,惊飙吹倦翼。上林须春归,宁为罗网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大雁飞往衡阳过冬的场景,但重点不在美景,而是借雁群比喻漂泊者的困境。

前四句写大雁像远行的旅人一样来到衡阳,黄昏时徘徊不去——不是留恋风景,而是找不到食物充饥。这里用"万里客"的比喻很巧妙,让冷冰冰的候鸟迁徙顿时有了人间温度。

五六句镜头拉近:芦苇丛生的沙洲上,疲惫的雁群被狂风拍打着翅膀。画面从宏观的"万里"突然聚焦到"倦翼"这个细节,让人仿佛能听见翅膀在风中的扑棱声。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大雁知道皇家园林(上林苑)春天更舒适,但宁愿忍受饥饿也不愿去——因为那里有捕鸟的罗网。这里暗含对自由的坚守,表面写雁,实际在说"宁可清贫自由,不愿富贵受束缚"的人生选择。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构建了多层含义:既是生动的自然观察,又是深刻的人生隐喻。特别是最后"宁为罗网得"的反转,像突然点亮了整首诗的灵魂,让前面的饥饿、疲惫都变成了对自由的铺垫。这种以小见大、借物喻人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