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门行乐图

龙门山高插天起,龙门水清深见底。
大风吼雪翻银涛,天上火云烧赤尾。
东连螺浦西钓台,三十六湾相萦回。
白昼彷佛号春雷,怪石如龙云作堆。
南阳公子好潇洒,行乐向此龙门下。
锦囊绣袱绿瑶琴,紫裘乌帽玉骢马。
有时跻险蹑崔嵬,洞观波浪胸怀开。
小姑二山不盈尺,鄱阳一水大如杯。
兴来长啸山下去,自觉精华与神遇。
酒酣握笔赋归欤,飒沓吟笺有神助。
信知出处非寻常,九苞之凤巢梧岗。
天子龙门异岩穴,何日携手入庙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龙门山水画卷,同时展现了主人公纵情山水的潇洒生活。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是风景描写:
诗人用夸张手法写龙门山高耸入云,河水清澈见底。大风卷起雪白浪花像银色波涛,晚霞把云彩烧得火红。这里螺浦、钓台等景点相互连接,三十六道河湾蜿蜒曲折。白天都能听到春雷般的轰鸣声,怪石像龙一样在云堆中若隐若现。这些描写充满动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第二部分(中间十句)写主人公的潇洒生活:
这位南阳公子带着精美的琴具,穿着华贵皮裘,骑着骏马来龙门游玩。他时而攀登险峰眺望波涛,觉得心胸开阔;从高处看,小姑山变得像尺子那么小,鄱阳湖也像杯子一样迷你。兴致来了就长啸着下山,感觉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酒醉后提笔写诗,文思泉涌如有神助。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是感慨:
诗人认为这样的人物注定不凡,就像凤凰只栖息在梧桐树上。虽然现在在山水间游玩,但终有一天会进入朝廷(庙廊)施展才华。这里暗含"隐居是为更好出仕"的传统文人理想。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完美结合:用"吼雪翻涛""火云烧尾"等动态描写让山水活起来,又通过主人公"长啸""酒酣赋诗"等举动,展现文人纵情山水的豪迈。最后四句的转折尤其巧妙,把单纯的山水诗提升到人生抱负的高度。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