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平甫二首 其一

海内文章杰,朝廷亮直闻。
黄琼起处士,子夏遽修文。
贝锦生迁怒,江湖久离群。
伤心王佐略,不得致华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王安石为悼念好友王平甫(王令)而作。全诗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挚友的深切哀思和对其才华的惋惜。

首联"海内文章杰,朝廷亮直闻"开门见山,称赞王平甫是天下闻名的文章高手,在朝中以正直敢言著称。这里用"海内"(全国)和"朝廷"两个空间,凸显了逝者的影响力。

颔联用两个典故:"黄琼起处士"说王平甫像东汉名士黄琼一样从平民崛起;"子夏遽修文"则借用孔子弟子子夏早逝的典故,痛惜王平甫英年早逝。这两句既赞美逝者的才能,又暗含对其早逝的痛心。

颈联"贝锦生迁怒,江湖久离群"转向现实处境。"贝锦"指谗言,暗示王平甫生前遭受诽谤;"江湖"则表明他长期远离朝廷,郁郁不得志。这两句揭示了逝者生前的困境。

尾联"伤心王佐略,不得致华勋"是情感爆发点。诗人痛心好友怀有辅佐君王的才能(王佐略),却未能建立功业(华勋)。一个"伤心"直抒胸臆,将全诗的哀痛情绪推向高潮。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一首悼亡诗,更通过逝者的遭遇,折射出那个时代有才华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诗人用"文章杰"与"不得致华勋"的强烈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遗憾与不平。这种对人才被埋没的痛惜,至今仍能引发共鸣。

魏泰

襄州襄阳人,字道辅,号溪上丈人。曾布妻弟。为人无行,倚布势为乡里患苦。数举进士不第,曾因忿争而殴主考官,坐是不许取应。章惇为相,欲荐以官,不就。博极群书,有口辩,工文章,喜谈论朝野间事。有《东轩笔录》、《临汉隐居诗话》、《临汉隐居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