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青村先生诗集

我生局束鸡瓮中,可怜萧索如衰蓬。
岂惟五岳足未到,并此眼前山水无由逢。
萤乾蠹死老残帙,何异候虫时鸟啼悲风。
纪游往往羡康乐,神工鬼斧开鸿濛。
《秦州》杜老斗奇崛,实与太白《蜀道》争两雄。
后来手笔愧凡劣,譬以钝戈朽甲攻。
崇墉夜来披点商丘刻,鲛人网布珊瑚空。
秀野草堂出新意,遇佳山水留诗筒。
淋漓泼墨更谁子,横绝独步青村翁。
齐州九点罗心胸,玲珑雕刻青芙蓉。
中原蜡屐回匆匆,蛮天宰邑凭祝融。
洞庭彭蠡飞艟艨,中流绝叫惊蛟龙。
万弩直射冯夷宫,彩丝吊屈心忡忡。
欲呼湘累歌兰丛。
吁嗟乎,丈夫薄宦路已穷,簿领朱墨纷相从。
才雄天末少人识,顽烟瘴雨支吟筇。
江东群彦坐台省,锵鸣玉佩陈钟镛。
我读君诗悼君遇,忽觉清夜剑戟摩苍穹。
急㸐瓦铛煮浊酒,为君感慨抑塞挥千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诗人写给杨青村先生诗集的读后感,表达了对杨青村才华的钦佩和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横绝独步青村翁"):
诗人先自嘲生活困顿,像被关在鸡笼里一样憋屈,连眼前的美景都无暇欣赏。他感叹自己读书读到书虫都饿死了,写出来的诗却像秋虫哀鸣一样无力。他羡慕谢灵运能游山玩水写出好诗,也赞叹杜甫和李白那些气势磅礴的诗篇。相比之下,觉得自己写的诗就像用钝刀烂甲去打仗一样拙劣。直到读到杨青村的诗,才发现有人能用文字把山水雕刻得如此精美。

第二部分("齐州九点罗心胸"到"欲呼湘累歌兰丛"):
这里具体赞美杨青村的诗作。说他的诗像把九州山水都装进心里,写洞庭湖、鄱阳湖时气势恢宏,仿佛能看见战船破浪、听见蛟龙惊叫。写到屈原时又充满深情,让人想跟着他一起祭奠屈原。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诗人感慨现实:有才华的人在偏远地区无人赏识,只能对着瘴雨抽烟写诗;而平庸之辈却在朝廷高座。读杨青村的诗让他热血沸腾,恨不得拔剑问天,最后只能借酒消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动比喻写读书人的困境,像"鸡笼里的生活"、"钝刀打仗"都很形象
2. 通过对比(自己vs杨青村,才子vs庸官)突出主题
3. 情绪起伏明显,从自嘲到赞叹再到愤懑,最后借酒浇愁,很有感染力
4. 赞美别人时不忘抒发自己的不平,体现了古代文人惺惺相惜的传统

普通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在读到好诗时既佩服作者才华,又联想到自身处境的那种复杂心情。诗中既有对艺术美的欣赏,也有对现实不公的控诉,很容易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