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游人久不归(一作贺朝清诗,又作贺朝诗。)

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
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
稍觉私意尽,行看鬔鬓稀。
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开头两句"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用夸张的手法说:家乡远在天边,伸长脖子也望不到,只能满怀惆怅地思念。这里"眇天末"(远在天边)和"引领"(伸长脖子)的对比特别生动,把想家却回不去的无奈写活了。

中间四句写现实困境:"羁旅久淫滞"说在外漂泊太久,"物色屡芳菲"说眼前风景变换(暗示时间流逝),"稍觉私意尽"说思乡之情难以排解,"行看鬔鬓稀"说照镜子发现头发都稀疏了(说明离家太久)。这些细节让思念变得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为什么站在千里之外,久久伫立让泪水打湿衣裳?这个画面感极强的结尾,不需要任何解释,直接把游子思乡的痛楚定格在读者心里。

全诗妙在:
1. 用头发变少、泪水沾衣等生活细节,把抽象的情感写得很实在
2. 层层递进,从远望到照镜到流泪,情感越来越浓
3. 最后那个"伫立沾裳衣"的镜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瞬间共情

这种思念,就像现代人在异乡打拼时,突然看到家乡美食或听到乡音时的鼻酸,古今情感是相通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