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寄星五兄泸溪
带蛮烟几点倚孤城,遥接夜郎西。
傍伏波故迭,春风调鹤,夜月听鸡。
小邑乍闻弦诵,佳政到锄犁。
底事衡阳雁,回雁峰迷。
二酉山空人去,问石床万卷,近属泸溪。
料讼庭无事,白雪照青藜。
怕曾经、楚魂骚怨,送沅湘、落日又猿啼。
伤迟暮、江蓠江芷,芳草萋萋(去滥百馀里大酉山小酉山在焉)。
傍伏波故迭,春风调鹤,夜月听鸡。
小邑乍闻弦诵,佳政到锄犁。
底事衡阳雁,回雁峰迷。
二酉山空人去,问石床万卷,近属泸溪。
料讼庭无事,白雪照青藜。
怕曾经、楚魂骚怨,送沅湘、落日又猿啼。
伤迟暮、江蓠江芷,芳草萋萋(去滥百馀里大酉山小酉山在焉)。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远方兄长(星五兄)的思念,以及他在泸溪这个小地方的所见所感。全词情感细腻,既有对兄长的牵挂,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描绘了一幅边远小城的画面:孤城被蛮烟笼罩,与遥远的夜郎(古代西南地区)相连。这里提到“伏波故迭”(可能指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遗迹),暗示这个地方历史悠久但偏远荒凉。春风中调鹤、夜月下听鸡,展现了小城的宁静生活。突然听到读书声(弦诵),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佳政到锄犁),说明这里虽然偏远,但也有淳朴的民风。然而,作者心里仍有疑惑:为什么衡阳的大雁(象征书信或消息)到了回雁峰就迷路不往前飞了?这里暗指自己和兄长通信困难,音讯难通。
下片(后半部分) 提到“二酉山”(传说中藏书的地方),如今人去山空,藏书也不知归属,暗示文化的衰落或兄长的远离。作者想象兄长在泸溪的官衙清闲无事(讼庭无事),可以悠闲地读书(白雪照青藜,指灯下读书)。但紧接着笔锋一转,想到楚地的历史(楚魂骚怨,指屈原的悲愤),沅湘的落日和猿啼,又勾起他的愁绪。最后以“伤迟暮”结尾,看到江边的香草(江蓠江芷)茂盛却无人欣赏,感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
整体情感 这首词表面写景,实则抒情。作者通过边远小城的景象、历史典故和自然风物,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伤。语言含蓄,意境深远,读来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