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霄

天柱青峨峨,石笋危不堕。
晃晃银云收,谁子开玉锁。
崩腾放闸水,煜爚入洞火。
神境偕灵休,乃欲搜碎琐。
愧彼朽浊颜,一得在无我。
致彼老铸凝,披褐迎路左。
愿留护银铛,被叶盘礴裸。
玉{上竹下氏}付九虎,游宴升页峨。
为言子速去,勤苦悔坎轲。
反朴招太和,当免运劫祸。
恸哭出青松,残龄其或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游洞霄》描绘了一场奇幻的山洞探险,充满神话色彩和人生哲思。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神秘山洞的奇景 开头用"天柱""石笋"形容山洞里高耸的钟乳石,像随时会坠落般惊险。"银云""玉锁"的比喻让洞口的云雾像被神仙锁住的大门。当诗人打开这"锁",眼前突然出现奔腾的水流(闸水)和闪烁的火光(洞火),像突然闯入了神话世界。

2. 凡人与仙境的碰撞 诗人自嘲"朽浊颜",觉得自己这个俗人闯入仙境很惭愧。但当他放下自我(无我),反而获得了感悟。这里用"老铸凝"(凝固的金属)比喻自己原本僵化的心灵,现在却像披着粗布衣的隐士般觉醒。

3. 仙人劝诫的深意 诗中仙人劝他"速去",表面是赶他走,实际是提醒:与其执着寻找仙境碎片(搜碎琐),不如回归本真(反朴)。"太和"指天地和谐的状态,暗示平凡生活才是避免灾祸的正道。

4. 结尾的顿悟 最后诗人"恸哭出青松",像是大梦初醒。残存的松树提示他:接受生命的短暂(残龄),反而可能获得真正的超脱。全诗用探险比喻人生追求,说明刻意寻仙不如顺应自然。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