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雅致的池亭景色,充满了自然与闲适的生活情趣。
首联"月魄星精称逸才,讼亭南面小亭开"用拟人手法,把月亮和星星比作有才华的隐士,暗示主人也是个高雅之人。小亭坐落在公务场所的南面,形成鲜明对比。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池亭环境: - "啸猿洞里移松入":从猿猴出没的山洞移来松树,增添野趣 - "栖鹭湾中选石来":从白鹭栖息的水湾挑选石头,布置庭院 - "数处履痕侵绿甃":青苔覆盖的石阶上留着几处脚印 - "半街帘影护青苔":竹帘的影子温柔地保护着地上的青苔
这些细节展现了主人精心布置的自然景观,既有野趣又不失雅致。
尾联"静留野客看云坐,多把清吟送酒杯"点明主题:这里是个适合与隐士朋友静坐观云、饮酒吟诗的好地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休闲空间,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郑良士
郑良士(856~930年),初名昌士,字君梦,福建仙游县孝仁里郑宅(今赖店镇圣泉村)人。唐大中十年(856年)生。唐昭宗景福二年(893)献诗五百首给朝廷,受昭宗李烨赏识,授国子监四门博士,历补阙,累迁康、恩二州刺史。天复元年(901)弃官归隐。王审知主闽,知他才华出众聘为八闽署、馆、驿巡官,后迁建州判官。不久,授威武军节度书记,终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白岩集》十卷,《中垒集》五卷,诗集十卷皆佚。《全唐诗》卷726录其诗三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34补诗二首。其诗多寄情山水,表现超脱凡尘的思想。代表作如《游九鲤湖》、《题兴化高田院桥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