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路春风

云路门头泮沼东,东君到处总春融。咏归曾点行边趣,煖入光庭座上风。

绕阁玲珑扬晓铎,满门桃李蔼芳丛。文衿济济闲来往,万里青云一路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书院图景,语言清新明快,传递出对教育理想的赞美。以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析:

1. 开篇点题(云路门头泮沼东)
以"云路"(比喻仕途或求学之路)和"泮沼"(古代学宫前的半月形水池)点明地点——这是一所位于水边的书院。用"东君"(春神)拟人化描写,说春神所到之处冰雪消融,暗喻教育如春风化雨。

2. 师生乐学(咏归曾点...座上风)
借用《论语》中"曾点言志"的典故(孔子学生曾点描述春日郊游的志向),表现师生在课堂外探讨学问的闲适之乐。"暖入光庭"形容知识如阳光般温暖整个学堂。

3. 书院晨景(绕阁玲珑...蔼芳丛)
晨光中,书院飞檐下的风铃(铎)清脆作响,用声音写出清晨的宁静。"桃李芳丛"既实指春天花木繁茂,又暗喻学子成才(桃李满天下)。

4. 展望未来(文衿济济...一路通)
"文衿"指学子们青色的衣襟,展现书生们往来求学的热闹场景。最后以"万里青云"比喻远大前程,强调只要努力,这条求学之路终将通向成功。

核心魅力
全诗用春风、桃李、青云等明朗意象,将读书求学写得如春日般生机盎然。通过书院晨读、师生问答、学子往来等画面,传递出"教育改变命运"的积极信念,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希望与温暖。

0